跳至主要內容

政府資料開放平臺

全球開放資料評估報告(Open Data Barometer)評鑑機制簡介

發布日期
2015-12-30
作者
政府資料開放維運團隊

全球資訊網基金會(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)之開放資料評估報告自2013年發布第一版後,2015年公布第二版的評鑑結果,針對2014年間86個國家的政府開放資料表現進行評鑑,該報告定義開放資料有3項特徵:易於取得、機器可判讀、可再利用。

針對各國開放資料的主要評鑑指標分為3大項,第1項為整備度,包含支持開放資料利用的相關法規、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組織性和技術性基礎;其次為執行度,評鑑資料提供及資料集是否契合國際開放資料定義,包含土地、企業註冊、公共採購、立法、政府支出、地圖、環境、交通、選舉、犯罪、預算、健康、教育、貿易、調查統計等類型;第3項為影響度,則參考媒體與學術社群對資料應用與影響的相關論述。上述3大項評鑑指標分別包含3個次級評鑑項目,說明如下:

 

一、整備度,包含政府、商業、民間3項次級評鑑指標,分述如下:

1.政府:評鑑政府資料開放程度、城市和地方政府資料開放推動情形、資通訊科技在政府治理中的影響程度,政府線上服務提供情形。

2.商業:使用開放資料的能力、政府營造民間運用開放資料進行創新的程度、商業運用新科技的程度、網路使用普及率。

3.民間:法制上是否允許民間利用政府資訊、公民與資訊科技專家參與政府開放資料的程度、政治開放與公民自由程度。

 

二、執行度,於課責、創新、社會政策等3構面,開放15類關鍵資料集,

1.課責構面:包含土地所有權資料、選舉資料、詳細政府預算、詳細政府支出、企業註冊等資料。

2.創新構面:包含地圖、交通、犯罪、貿易、政府採購等資料。

3.社會政策構面:包含健康、教育、環境、立法表現、調查統計等資料。

 

三、影響度,評估對政治、社會及經濟等3構面的影響程度

1.政治構面:對增進政府效能、效率、透明度及課責度的影響程度。

2.社會構面:對環境永續發展、政策制定的影響程度,及對弱勢或少數族群的包容度。

3.經濟構面:對經濟成長、企業創新及新型商業模式的影響程度。

 

該評估報告調查方式,係透過專家評鑑調查、15項關鍵資料集與次級資料分析,進行各項評鑑指標評分,

再依比例換算為各國政府開放資料表現的總成績。